12月19日,全球貿易網絡視野下的萬里茶道學術研討會在湖北大學召開。
本次研討會由湖北大學、中華文化促進會萬里茶道協作體、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北省文物局)、萬里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主辦,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萬里茶道研究院、學報編輯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萬里茶道茶業資料搜集整理與研究”課題組承辦。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俄羅斯、蒙古國和國內20余所高校、科研機構、文化機構的50余名學者參加會議。

學術研討會現場
中華文化促進會理事、萬里茶道協作體常務副主席劉登林主持開幕式。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萬里茶道協作體執行主席郭杰,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北省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廳長段天玲,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張宏斌,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常務副主編仲偉民,《光明日報》編審戶華為,云南大學《思想戰線》編審廖國強,萬里茶道協作體常務副秘書長徐斌,萬里茶道協作體副秘書長、萬里茶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劉錦程,湖北大學校長劉建平、副校長錢建國等出席開幕式。

劉登林、郭杰、段天玲先后致辭
劉建平在致辭中對國內外各位專家學者的蒞臨表示歡迎。他指出,今年中蒙兩國“贈羊饋茶”正是萬里茶道亙古不變友情、經濟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的延續。本次學術研討會對萬里茶道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價值與作用進行深入探討,從而為萬里茶道申遺、“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湖北大學將在未來的研究中承擔更多責任。
俄羅斯國際合作協會主席謝爾蓋·卡拉什尼科夫發表視頻講話。他高度贊賞了在特殊時期舉辦的此次國際會議,并堅信會議將為萬里茶道工作提供新動力。他還介紹了俄羅斯國際合作協會正在圣彼得堡、彼爾姆、昆古爾等城市陸續建立茶文化博物館及中國茶館。
郭杰在致辭中表示,茶是一種共同的人類文化,更是一個能解決生計,帶來健康的可持續產業,我們必須共同承擔起這樣一個不能推卻的使命。中華文化促進會和萬里茶道協作體將堅持國際化視野,抓住窗口期,推進城市生態、文旅、康養、文創等產業融合發展。
段天玲在致辭中對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祝賀,期待萬里茶道研究院為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作出更多貢獻。
開幕式后,清華大學仲偉民教授、蒙古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巴圖寶力德副研究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萬里茶道茶業資料搜集整理與研究”子課題負責人定光平教授和塔拉教授、俄羅斯科學院地理歷史研究所奧列佳副研究員、俄羅斯科學院/莫斯科地圖與制圖大學扎哈連科教授、蒙古國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巴扎爾道爾吉副教授、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郝祥滿教授分別作了主旨演講。與會專家分4個小組,圍繞國際貿易網絡視野下萬里茶道、茶業史、茶文化等相關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內容涉及茶葉貿易與國際關系、茶源地、茶道、節點市鎮、質量、價格、茶農、茶商等多個方面。
閉幕式上,4位小組評議人分別進行了小結和點評。萬里茶道協作體副秘書長劉錦程作了萬里茶道研究院年度工作報告。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萬里茶道研究院院長黃柏權教授對此次會議進行總結,認為此次會議是在國內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國際國內雙循環全力推動、萬里茶道申遺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召開的,會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代表多元、收獲滿滿,延續了萬里茶道“以茶為媒,有茶會友”的優良傳統,充滿了友好交往交流交融的氛圍,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學術會議。